【信息时间:2025-02-10阅读次数: 】
为进一步鼓励群众活动团队健康有序发展,激发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的可持续动能,中山街道以夯基础、重引领、创特色、促提升的工作思路,多举措积极引导群团参与社会治理,提升了群团的组织能力和影响力,有效推动政府、社会和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2024年,中山街道启动“宜居近邻”社区群众活动团队支持培育计划,由上海市yh533388银河区中山社区基金会出资,为中山辖区23家居民区优秀群团提供5000元/项经费支持,共计11.5万元。培育计划旨在为群团赋能,鼓励和指导社区各类自治团队向好、向善、向上发展,促使更多不同年龄层的居民走出家庭,通过自治形成社区互动平台,共同营造社区文化。
搭建平台,充分酝酿
目前,中山街道社区群众活动团队共93家,其中社区服务类14家,公益慈善类9家,文体活动类70家。
培育计划启动前期,基金会向社区两次征询孵化意向,并组织“宜居近邻”社区群众活动团队支持培育计划交流会。会上邀请了优秀社会组织——上海yh533388银河区大海公益服务中心分享成长历程和项目开展经验。居民区代表互相交流,基金会就支持培育计划实施细则进行答疑解惑。
拓展视野,挖掘能人
2024年度中山街道共扶持19家群众活动团队,项目内容涵盖亲子互助、文化体验、绿色环保等多视角多领域。且看部分优秀群团活动掠影.....
(一)莱顿爱心妈妈研习社:依托稚慧妈妈读书会十年的丰富经验和资源成功组建,拥有固定成员18名,每月在社区举行线下活动,累计服务家庭超过200户次。研习社妈妈们以关爱社区儿童为宗旨,积极开展安全课堂、自然探索、绘本阅读等多元化活动,为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开辟了新路径,通过 “大手牵小手、小家带大家”,实现共享妈妈们的爱的马拉松。
(二)绿芽青少年成长站:是北门社区手工达人们组建的非遗传承团队,在完成网上备案后,于2024年7月正式成立。团队通过组织扎染、拓印、点翠、掐丝珐琅等非遗手作活动,激发了青少年对非遗的浓厚兴趣,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注入新的活力。该团队累计招募13名成员,开展20余次活动,服务人群超过400人次。
(三)东外乐益慧团队:由热衷于花卉种植的社区居民组成,截止目前共招募20多名成员。团队通过介绍花卉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让社区居民以植会友,随着季节变幻共同种植花苗,切身感受植物的生长变化,不出社区亲近四季自然。此外,乐益童耕集市活动,也将未成年人纳入种植小能手的范畴,以种植养护培养孩子们的耐心用心和责任感,树立公益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爱在e课时:郭家娄社区与外经贸大学对接共建,成立大学生社区志愿者团队,开展“爱在e课时”晚托班志愿服务。针对社区双职工家庭孩子放学后无人看护、辅导作业太晚太难两大难题,团队提供“教育”与“托管”相结合的公益性服务,累计招募12名成员,开展30余次活动,服务人群超过300人次。
此外方东拓印研学社、同济雅筑二十四节气手作社、五龙巧手留香等团队致力于传承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习俗传统,探寻非遗之美,传递千年文化基因;茸梅幸福手拉手志愿者团队、南门幸福小屋团队等自发组织开展邻里互助志愿服务活动,倡导邻里之间互知、互敬、互帮、互助。
持续发力,孵化培育
中山街道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卓有成效,辖区内社会组织近百家,其中社区社会组织达21家,类型多样,新人辈出,逐步成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一篇沃土。通过社区达人的挖掘、群众团队的扶持,辅以社会组织创客中心的入驻、指导、交流,茸晟社区服务社、小贝壳困境儿童服务中心、指尖文化活动中心、友益社区服务中心、棕榈星成长关爱服务中心、温迪社区活动服务社等一批社区社会组织“新面孔”孕育而生,活跃在社区最需要社会力量支持介入的新问题新领域。
“宜居近邻”社区群众活动团队支持培育计划也将持续推进,继续紧密结合社区实际,丰富民生服务供给,促进居民意识和社区自治,在社区治理、社区温度、社区归属感上蓄力发力,汇聚一个又一个志愿达人、组建一支又一支服务团队、扶持一个又一个社区社会组织,持续深耕中山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为“科创中山 乐居家园”建设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