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3-11-27阅读次数: 】
“公司倒闭了,工资还能拿到吗?”11月初,走进中山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参加现场调解的曹某等人心怀忐忑。曹某曾在某文化传媒公司从事艺人工作,由于资金链断裂,单位在10月底宣布停业,但曹某等人并未收到9、10月份的工资。与行政、人事等一同前来维权的同事一样,生活的压力令她们迫切希望单位尽快支付。
“目前确实付不出那么多钱,如果我把房子卖掉会一次性付清,但现在我也要去找工作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开支。”调解员多次联系单位负责人积极沟通处理方案,但其表示确实存在困难。
如何在帮助劳动者缩短维权周期的同时,帮助单位方缓解支付压力,成为化解双方矛盾的关键。调解员在释法明理的同时,设身处地地与双方探讨解决方案,经过反复疏导、耐心沟通,最终双方以分期支付的形式达成和解并签订了调解协议。
引导劳资双方互谅互让,是化解劳动纠纷的核心。在调解员的积极协调下,单位方没有一关了事,承担起了停业善后事务的责任;员工们没有急于求成,给了单位一定的缓冲时间,诉求金额与单位核算存在差异的曹某等人也对金额作出了让步。这起劳动争议的成功化解,缩短了劳动者的维权周期,也减少了劳动者的诉累和维权成本,切实实现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有效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