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山街道党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市首批、全区首个“多格合一”试点单位,以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工作为抓手,以“多格合一”工作为基础,从组织架构、运作机制、网格阵地、工作力量以及数字赋能等方面协同发力,积极探索创新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的中山实践。
一、聚焦构建更强“组织力”,不断优化“多格合一”工作机制
一是探索“递进式”网格治理模式。以三个综合网格为基础,结合街道城市功能布局特征、人口结构特点、资源禀赋特色等实际,细分四个下设片区,分别设立城运分中心,合理配置工作力量,以“3+4”递进式网格治理模式,实现综合网格与城运工作机制有效对应衔接。二是建立“双重式”包保联系机制。建立综合网格党建联席会议机制,由街道行政分管领导担任综合网格长,由街道党工委分管领导担任区域化党建第一召集人,由片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担任第二召集人,街区党支部书记、网格下沉力量等共同参与网格议事协商。推动网格内各类党组织实现共建联建、资源共享,各类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单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处置。三是建立“融合式”工作力量队伍。夯实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工作基础,将派出所、城管、市监、城运等专业力量下沉至综合网格,融入党建工作指导员、营商服务员及志愿者,最大限度调动力量参与网格治理。
二、聚焦构建更强“向心力”,全力推动基层党建和网格治理同向发力
一是以街区党建固牢网格治理底板。进一步深化街区党支部与辖区居民区、机关企事业、“两企三新”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业区街区党支部聚焦健康服务、体育服务、政务服务、就业服务、公益服务五项暖“新”行动,持续优化园区营商环境。府城区、功能区和商务区三个街区党支部聚焦在重点商圈、路段开展星级商户评定,构建商户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参与”的良性网格治理生态。二是以优化机制提升网格治理水平。深化联勤联动,建立信息化联通机制,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建立力量联合机制,建立7×24小时专业应急处置队伍;建立要件联办机制,推动疑难杂症会诊会商;建立处置联动机制,实现110非警情类、12345热线、网格案件等高效处置。三是以数字赋能激发网格治理动能。持续推进城运平台一体化建设,实现城市运行数据化、指挥调度体系化、事件处置智能化和运行监管平台化。积极打造“实景+数字化”应用场景,实现对物联监测、高空抛物、消防占道、车辆乱停放等社会治理问题24小时智能识别、自动抓拍、快速派单。
三、聚焦构建更强“凝聚力”,充分释放区域化党建新效能
一是做强区域化党建,形成共治合力。制定《中山街道关于进一步做实片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做深做细网格内区域化党建平台,形成“党组织联建、服务联办、问题联解”的协作机制。发挥“茸HE联盟”网格党建联建机制,依托“云间公益集市”“‘益企’社团日”“心连新”等长效网格治理项目,实现区域化党建与网格治理的深度融合。二是突出多元联动,激活治理潜能。坚持党建引领“多格合一”工作导向,形成网格、街区、居民区联动的常态化网格治理运行体系。设立“街委会”“楼委会”“商户自治联盟”“圆桌派”等自律组织和社会治理载体,推动各类主体与机关企事业单位、新兴领域党组织实现党建联建。三是强化阵地建设,做好枢纽节点。进一步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党建资源“中央厨房”作用,通过内容定制、预约式点单、特色化服务等,推出电影党课、主题党日等资源套餐。推动“幸福中山社区议事厅”等载体解决治理难题,积极协调解决重点企业员工租房补贴、街区机动车停车等问题。目前街道中片综合网格已率先实现城运分中心、党建工作站和党群服务阵地的深度融合。